• <span id="o03n4"><kbd id="o03n4"></kbd></span>
      <em id="o03n4"><tr id="o03n4"><u id="o03n4"></u></tr></em>

      <dd id="o03n4"><track id="o03n4"></track></dd>
      <li id="o03n4"></li>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四大因素助推 晶澳科技2022年實現凈利潤 55.33 億元超過去三年凈利潤總和

      2023-03-24 09:51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張曉玉

          3月23日,晶澳科技發布年度業績報告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29.89億元,同比增長76.72%;實現歸母凈利潤55.33億元,同比增長171.40%,超過晶澳科技借殼回歸A股后的三年(2019-2021年)凈利潤總和。

          對于晶澳科技業績大幅上漲的原因,中國企業聯合會特約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道:“主要得益于四方面原因,一是雙碳背景疊加烏克蘭危機凸顯了光伏產能重要性,光伏下游產品需求旺盛;二是公司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在產能規模上都有優勢,能夠將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變成營業收入;三是公司的一體化布局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盈利不被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侵蝕;四是去年人民幣貶值因素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出口,另一方面也獲得了額外的匯兌收益。”

          光伏組件出貨量大幅增長

          晶澳科技自2019年登陸A股市場以來,公司業績保持良好增長態勢。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11.55億元、258.47億元和413.02億元;歸母凈利潤規模分別達到12.52億元、15.07億元和20.39億元。

          與重組上市前的2019年相比,晶澳科技2022年營業收入增長245.02%,歸母凈利潤增長341.93%,凈資產增長244.29%,每股收益增長88.98%;三年累計現金分紅11.38億元,累計支付的各類稅收貢獻58.6億元,負債率下降12.61個百分點。

          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晶澳科技歸母凈利潤增幅遠大于營收增幅說明,第一,晶澳科技在經濟化管理方面比較突出,有優勢;第二,晶澳科技產業鏈的延伸,也就是垂直一體化對于整體利潤的拉升具有較好的效果。”

          對于業績增長,晶澳科技表示,主要是因為光伏組件出貨量和營收規模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同時受益于公司技改升級及新產能釋放,持續降本增效,疊加匯率變動等積極因素。

          在出貨方面,晶澳科技2022年電池組件出貨量39.75GW(含自持電站672MW),其中組件海外出貨量占比約58%,分銷出貨量占比約35%。2023年,電池組件出貨量目標為60-65GW,同比增長50%左右。研發方面,晶澳科技2022年度研發投入46.08億元,占營業收入6.31%。

          晶澳科技董事長靳保芳3月23日在致全體股東信中表示,2022年不斷擴大一體化智能制造優勢,組件產能增長354.55%,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全球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保持了公司高質量穩健發展。

          “2023年,晶澳將深入實施‘一體兩翼'戰略,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新能源系統解決方案;持續提升一體化優勢,持續推出更多高效產品,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穩步推進全球化戰略,更好地為全球客戶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靳保芳展望道。

          持續擴張垂直一體化產能

          晶澳科技在公布年報的同時披露,擬對公司一體化產能進行擴建,投資項目為鄂爾多斯高新區年產20GW硅片、30GW電池項目,預計投資額128.42億元。這已是今年晶澳科技第三次宣布擴產計劃。

          祁海珅表示,“未來光伏行業頭部效應、集群效會比較明顯,也就是強者恒強,對于像晶澳這樣優質的上市公司來講,它的先進產能是不足的,因為無論是國內國外下游需求都是很廣泛的,而且平價上網以后,光伏行業的景氣度也是持續攀升的,所以公司不斷擴充產能”。

          晶澳科技表示,上述項目的投資建設符合公司未來產能規劃的戰略需要,有利于公司垂直一體化的產業鏈布局。項目投產后,能夠有效提高高效產品的產能,滿足市場對高效產品的需求,不斷提高市場份額和一體化盈利能力。

          事實上,自2019年底回歸A股資本市場以來,晶澳科技持續大力擴產先進產能。報告期內,曲靖10GW拉晶及切片(曲靖20GW拉晶切片項目第二期)、越南3.5GW電池、義烏5GW電池、寧晉1.3GW電池、合肥2.5GW組件等項目順利投產,各環節產能規模有序增加。

          晶澳科技表示,隨著新建產能陸續投產,不僅為公司滿足市場客戶需求提供充足的產品供應保障,同時,大尺寸、高效率、高功率、低成本組件產品的產能和比例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組件產能近50GW,上游硅片和電池產能約為組件產能的80%。按照公司產能規劃,2023年底組件產能將超80GW,硅片和電池產能將達到組件產能的90%左右。其中,N型電池產能將達到近40GW。

          興儲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劉繼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是技術迭代關鍵之年,N型電池將逐步替代P型組件,相關N型電池,硅片,組件企業以及設備制造企業,將會有較大發展。晶澳科技是國內N型垂直一體化領先企業,2022年營業收入大幅增加,今年擴產的產能均是N型硅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符合未來發展方向,前景看好。”

      (編輯 喬川川)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