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物業服務是我們的基本面,民生服務是我們的底色。”3月23日下午,在新希望服務2022年業績說明會上,新希望服務CEO陳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公司將深耕物業服務領域,民生服務要聚焦到團餐零售賽道,把食品和快消品的供應能力做出差異化、做成護城河,培育成新的增長極。”
年報顯示,2022年,新希望服務實現收入11.39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3.1%;實現股東應占凈利2.03億元,同比增長8.8%,歸母凈利潤率為17.8%;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經營性現金流1.79億元,實現連續三年為正。
對于新希望服務這份成績單,資本市場給予了一定肯定。截至3月24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1.57港元/股,市值達12.78億港元。
管理規模擴張
從收入結構來看,新希望服務的物業服務和生活服務已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兩個核心。
2022年,新希望服務實現來自物業管理服務的收入4.88億元,約占總收入的42.9%;生活服務收入占比為26.6%,對應收入約3.03億元,這其中的線上線下零售服務及餐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10.3%至1.06億元;此外,商業運營服務占比為10.4%,非業主增值服務占比為20.1%。
“去年團餐零售細分賽道毛利率約23.5%,體現了從0至1再到N的增長勢能。”陳靜表示,預計2023年,在不包含收并購的前提下,團餐零售業務可以實現超過40%的增長。
在業內看來,新希望服務物業服務和生活服務兩項業務收入增速的提升,一方面源于報告期第三方面積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也來自同期新希望地產項目交付后帶來的管理面積輸入,疊加2022年完成對明宇環球51%股權收購且在當期并表。
截至去年底,新希望服務項目分布于全國33個城市,在管項目191個,在管面積2882.6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77.8%;合約項目235個,合約面積3614.9萬平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37.0%。其中,公司于一線、新一線及二線城市的在管面積占總管面積的90%以上。
對于2023年業績指引目標,新希望服務新任聯席主席武敏表示,2023年,新希望地產將有300萬平方米至400萬平方米的在管面積輸入,在收并購方面會繼續尋求合適標的。
更加理性看待并購標的
事實上,在過去一年,新希望服務通過收并購、招投標、戰略合作及合資等多種渠道,市場化拓展能力不斷精進,獨立性進一步提升。
截至2022年底,公司獨立第三方在管面積為1340.8萬平方米,占總管面積的46.5%,較上年同期增長188.5%,從2020年三季度開始,兩年實現外拓面積近10倍增長。
對于今后的收并購安排,陳靜表示,雖然在2022年對募集資金中用于收并購的額度做了一些下調,但我們依然會持續關注收并購市場,尋找在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維度更契合的標的,以此確保未來的業務融合度,降低收并購風險。
“我們也會客觀看待市場目前的收并購情況,尊重市場價格和增長邏輯,目前一級市場估值應該還是在8倍至15倍左右的區間。”陳靜補充道。
“2022年,物管行業一共發生了31宗收并購,總金額在106億元左右,較2021年下滑了約70%,這個數字背后是物管行業公司對收并購的謹慎。”武敏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整體經濟環境、風險評估以及地產母公司交付量放緩等方面影響,收并購市場會回歸理性。
2022年房地產行業下行,對物管市場造成一定沖擊。在業內看來,這將對接下來物管行業的發展和競爭格局造成影響。
對此,武敏直言,從地產行業穩定交付方面來講,今年之后應該會呈現一個增速放緩曲線。那么,在拓展以及服務領域,競爭格局會加劇。但在下行過程中,差異化會逐漸凸顯,對新希望服務來講,在差異化方面的優勢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