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 id="o03n4"><kbd id="o03n4"></kbd></span>
      <em id="o03n4"><tr id="o03n4"><u id="o03n4"></u></tr></em>

      <dd id="o03n4"><track id="o03n4"></track></dd>
      <li id="o03n4"></li>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企業信息 > 正文

      商品頻遭投訴折射管理問題 便利蜂降本增效的算法不靈了?

      2023-03-24 14:59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王君

          繼去年陷入關店、裁員、缺貨風波后,今年,便利蜂又因接連銷售過期食品被處罰再次引發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黑貓投訴平臺上今年也有便利蜂百余條投訴,包括售賣過期產品、以次充好、店面關閉不能退款、店員態度惡劣等問題。

          作為一度受到騰訊投資、高瓴資本等資本青睞,以算法為傲的零售企業,便利蜂還“便利”嗎?其2023年萬店計劃又能否如約達成?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

          近日,便利蜂旗下北京夢想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朝陽門南小街第二分店因銷售過期食品被罰50000元。

          北京夢想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5億元,天眼查App股權穿透圖顯示,北京便利蜂連鎖商業有限公司百分百持股該公司。

          3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就出售過期食品原因及后續整改情況等問題采訪便利蜂相關負責人,截至發稿前,對方未給予具體回復。

          公開資料顯示,除了上述門店外,今年以來,便利蜂旗下3家門店因銷售過期食品或未及時清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被處罰,其中便利蜂南京分公司被罰款5萬元。3月15日,便利蜂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去年底部分門店因疫情閉店,年后開店時人手緊缺導致沒有及時處置過期食品,目前已在全國門店開展了大規模檢查。”

          盡管便利蜂工作人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已經在全國門店開展大規模檢查,但是仍有不少關于便利蜂的投訴?!蹲C券日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發現,截至3月23日,關于便利蜂的投訴共有1595條,其中,僅3月份就有39條,投訴問題包括以次充好、售賣過期產品等。

          為何大規模檢查后,關于食安問題的投訴仍在持續?“每一個企業現在都有非常嚴格的食品失效期臺賬,有嚴格的檢查制度,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食安問題。”鮑姆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鮑躍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結合便利蜂近期情況不難看出,這些問題都暴露出其管理上存在問題。

          算法降本增效不靈了?

          鮑躍忠提到的管理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便利蜂算法和人力平衡的問題。

          以算法為傲的便利蜂創始人莊辰超曾表示“表面上看,便利蜂是一家連鎖便利店,其實我們是一家數據科技公司。”“店員基本上5天就可以完全掌控一個店面,店長大約需要一個多月。這個效率遠高于同行業。”

          2022年3月份開始,便利蜂頻繁出現關店、停業、營業時間縮短等情況,該情況一直持續到8月底?!蹲C券日報》記者此前走訪發現,便利蜂不少門店出現店員減少的情況。“產品補貨不及時,營業時間也會相應縮短,希望您能理解。”北京一家便利蜂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公司最近在調整,門店只剩其一個人在經營。彼時,便利蜂相關負責人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述門店系冬眠店出現的情況。

          所謂的“冬眠計劃”是便利蜂通過數據決策系統決定臨時關閉少部分服務力偏弱、消費者需求度較低的門店。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對媒體進一步表示:“冬眠門店的選擇是綜合考量,包括配合防疫需求、無人流量等。這里面絕大多數屬于暫停營業,少部分屬于閉店。”

          值得注意的是,依托算法實施的“冬眠計劃”也存在質疑之聲。“算法并不能替代一切,零售企業靠人和人打交道,員工服務做不好,企業很難賺錢。”有零售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便利蜂需要管理層做好管理,而非冷冰冰的攝像頭機器人來“指揮”,這樣反而讓員工產生逆反心理。

          曾經在店務智能部門工作過一段時間的前便利蜂員工小林談到店務智能部門時,稱其是一個“搞笑的部門”。小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核心項目的算法負責人不懂技術,導致訂貨邏輯越來越混亂。

          在鮑躍忠看來,算法是零售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但便利蜂不能只靠算法,“便利店的毛利率在20%多,但是人工成本就能占到十幾個點。零售企業人員成本太高,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降低人工成本。與此同時,如何提高門店質量,實現盈利是便利蜂最需要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便利蜂此前提出到2023年開出萬家店的計劃。對于萬店計劃進展,《證券日報》記者未從便利蜂相關負責人口中得出答案,不過,窄門餐眼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2日,便利蜂共有2478家門店,當前在營門店2146家。

          作為騰訊投資、高瓴資本看好的零售企業,便利蜂在成立第三年便獲得兩者2.56億美元融資,投后估值達16億美元。彼時,被認為短期內最有可能上市的話題,如今業內鮮再談起。

      (編輯 張明富)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